什么是智力? 智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智慧和才能的心理活动,是人的认识能力,包括感知事物的能力、记忆能力、想象能力、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聪明程度。 儿童智能结构一般概括为四个方面: ①动作能:反映小儿的姿态、头的平衡、坐、立、爬、走、跑、跳及使用手指的能力,这些运动能力构成了对小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始点。 ②应物能:反映小儿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,也就是运用过去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。 ③ 言语能:反映小儿听、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。 ④应人能:反映小儿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,与神经运动和智力的完整性有关。 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,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一般有五个阶段: 第一,了解当前活动阶段。如听老师讲解或演示获得一般的表象和初步理解。 第二,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。如用小石子或小棍计算活动。 第三、有外部语言参加的,依靠表象(头脑中的形象),来完成活动的阶段。在 这一阶段,儿童能离开实物,而依靠外部语言对头脑里留下的表象进行分析、综合。如老师问,1+1=?,儿童头脑中会出现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的口算。 第四,只靠内语言(不出声的语言)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。 第五,智力活动过程,简约化。多进行某一智力活动以后,这一智力活动的 阶段逐 步简约化,以高速度进行,则智力活动的能力便初步形成。 营养与儿童智力发育 儿童的发育,首先是大脑。据研究,婴儿第-年大脑的重量增加最快,可达900g;到一岁时,大脑皮层依枕叶、颞叶、顶叶、额叶的次序逐渐发育成熟;到7岁时,大脑的重量为1200g,约为成人脑重的90%,据美国布鲁姆研究测定:以17岁少年的智力发育水平为100,4岁时已有50%的智力,8岁时就有80%。 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都需要充足的营养。研究证明:人脑细胞有两次分裂高峰。即妊娠26周和出生后的一个短时期。我国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指出:人脑神经细胞的数目在出生后6 个月内还在继续增加。人脑细胞增加必需有蛋白质、核酸以及一些辅助营养素的充分供应。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时期,婴儿在产前或产后7个月内的营养十分重要。特别是怀孕的最后3个月,是胎儿大脑生长发育最快时期。在这个时期,如果缺少营养,脑细胞的数目就会减少,智力的发育就要受到限制,甚至低能。 脑细胞的发育离不开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,牛磺酸来自蛋白质的氨基酸,在促进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方面,有利于脑细胞的发育、增殖和成熟,并能使神经网络变得发达,功能健全。母乳富含牛磺酸,母乳喂养可起到良好的健脑作用。脂类在脑组织中含量最多,作用最大。磷脂、胆固醇、糖脂等是脑细胞构成成分,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,并参与大脑思维与记忆等智力活动。脂肪中的亚油酸;亚麻酸、花生四烯酸、DHA、EPA等不饱和脂肪酸,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,对脑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的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研究表明,如缺乏这一类必需脂肪酸可引起智能缺陷,甚至持久性损害。碳水化合物虽不是脑组织的构成成分,却是大脑离不了的能源物质。维生素和矿物质虽说每日需要量不多,但对脑发育却十分重要。维生素作为辅酶参与代谢,保证大脑的发育和进行正常生理活动。如缺乏时可引发神经及精神障碍,尤其是孕期体内缺少叶酸,易造成神经管畸形。矿物质、微量元素对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极为重要,如缺乏铁元素时,即使未出现贫血,却首先影响到脑功能,孩子注意力涣散,多动、烦躁,学习成绩下降。缺乏锌元素可引起发育迟缓或停滞,智力低下,食欲减退等症状。碘元素缺乏则造不出甲状腺素,不仅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,智力低下,痴呆,而且生长停滞,身材矮小。 可见,要想让孩子有一个聪明的脑袋,应在孕期到孩子出生后3岁之内,抓住这一黄金时期,合理平衡膳食。
|
||